“吉安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均為100%,水質綜合指數分別為2.8213、2.9402,均列全省第一。”近日,省生態環境廳通報了全省2022年水質排行情況。
2022年,吉安市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聚力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深入打好碧水提升攻堅戰,重塑“清水綠岸、魚翔淺底”自然風光,提升人民群眾對優美水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
溯源排查風險隱患
遂川江系贛江一級支流,總磷超標一直是當地治水護水的老大難問題。
去年11月5日以來,遂川江白沂水質監測斷面總磷濃度再次出現偏高現象,較上月同期增長20%。
為了找出引起總磷超標的原因,徹底解決問題,吉安市引進第三方專業團體,研發水環境管理信息化平臺,配備浮標監測站、無人監測船等先進設備,對問題斷面水質開展溯源排查,全面掌握污染成因,建立斷面污染源清單和治水“脈絡圖”,精準化治理水污染。
“我們采用‘無人機巡航+無人船走航+人工巡查’方式,分別在白沂斷面上游1公里、4公里、6.5公里、14公里、23公里處設置手工監測點位,對河流水質進行溯源監測,全面掌握了污染成因。”吉安市水污染防治駐點專家團隊工程師鄒龍介紹。
“我們運用溯源排查成果,對癥下藥,很快解決了總磷超標問題,確保了水質達標。事實證明,專業治水高效準確,是不可或缺的手段。”遂川縣生態環境局局長李華平說。
去年,吉安市對遂川江、沂江、烏江開展溯源排查,發現問題14個,“一河一策”制定整改方案,推動上溯河流斷面水質全部達到Ⅱ類以上。
專項整治短板弱項
生豬養殖場全面拆除,取水口周邊裸露地復綠,取水口水質在線監測設備聯網……歷時已久的吉安市中心城區應急水源螺灘水庫二級保護區環境污染問題終于在今年初圓滿解決。
“去年,我們通過掛牌督辦、市縣聯動、密集調度、嚴格銷號,推動水源地保護區內的環境問題‘清零’。”吉安市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科負責人連文潔告訴筆者。
針對水污染防治短板弱項,去年,吉安市開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飲用水安全保障提升、贛江干流及支流排污口整治、開發區污水收集處理提升三大專項行動,因地制宜、因水施策,全力推進水污染問題整改。
吉安市結合贛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按照“三單一圖一方案”要求,對國考省考斷面、敏感保護區5公里范圍內的入河排污口進行排查、監測、溯源,上溯排污口101個,列入規范整治清單排污口94個、清理合并清單排污口4個、依法取締3個。
同時,吉安市深入推進開發區污水收集處理提升專項行動,“地毯式”排查全市15家省級以上開發區,累計排查管網555.09公里,排查率達80%以上,并對存在的風險隱患,“一點一策”“一企一策”狠抓整改。
井岡山經開區制定雨污管網排查整治及污水處理廠三期建設方案,計劃投資10億元,新建1座日處理6萬噸規模的污水處理廠,對110公里雨污管網清淤修復。2022年,完成投資7900萬元,非開挖式修復拓展君山、火炬大道污水管道,目前污水排放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A標準。
工程護水長治久清
2022年,經提升改造后的吉水城鎮污水處理廠重新投入使用,日處理污水規模2萬噸。
“以前,進水生物需氧量(BOD)濃度、化學需氧量(COD)濃度過低。今年以來,進水COD、BOD分別為109.621毫克/升、56.668毫克/升,較上年分別提高44.2%、82.8%;出水COD、BOD分別為7.554毫克/升、3.477毫克/升,實現全年達標排放。”吉水縣生態環境局水生態環境股負責人介紹。
吉水縣實施城鎮污水處理廠提質增效工程,改造縣城主城區22條道路38.4公里雨污分流管網,整治污水管網缺陷1792處、雨水管網缺陷2200余處,安裝3套污水提升泵站、4臺一體化處理機,提升管網收集和污水處理能力。
從不達標到全年達標,吉水城鎮污水處理廠實現涅槃重生,正是吉安市加快生態工程建設促進生態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
2022年,吉安市統籌整合省級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資金、中央水污染防治等資金35611萬元,實施12個水生態環境治理項目,提升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集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水污染防治監管能力,改善全市水生態環境,實現長治久清。
截至2022年底,吉安市37個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率達100%,贛江干流13個斷面持續穩定在Ⅱ類以上,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均居全省第一。
文/劉之沛、劉茂林